高温下金刚石可燃,燃点在空气中为850~1000℃,在纯氧中为720~800℃。金刚石加热至1800~1900℃可转变为石墨。
另一说法:
金刚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~800℃,在空气中为850~1 000℃,在绝氧下2 000~3 000℃转变为石墨。
哪个更科学呢?我想还是后一种说法。那么石墨在绝氧条件下的燃点至少在3000度以上。这说得是片层石墨,热解石墨的燃点恐怕要低得多,石墨也有很多类型的。如果你给我具体哦的物质,我才能帮助你查找准确的数据。
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,为灰黑色、不透明固体,化学性质稳走,耐腐蚀,同酸、碱等药剂不易发生反应。天然石墨来自石墨矿藏,也可以以石油焦、沥青焦等为原料,经过一系列工序处理而制成人造石墨。石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,可被强氧化剂如浓硝酸、高锰酸钾等氧化。可用作抗磨剂、润滑剂,高纯度石墨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,还可用于制造坩埚、电极、电刷、干电池、石墨纤维、换热器、冷却器、电弧炉、弧光灯、铅笔的笔芯等。
结构组成
石墨是原子晶体、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晶体。在晶体中同层碳原子间以 sp 杂化形成共价键,每个碳原子与另外三个碳原子相联,六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正六边形的环,伸展形成片层结构。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还各剩下一个 p 轨道,它们互相重叠,形成离域键电子在晶格中能自由移动,可以被激发,所以石墨有金属光泽,能导电、传热。由于层与层间距离大,结合力(范德华力)小,各层可以滑动,所以石墨的密度比金刚石小,质软并有滑膩感。1
石墨毎一网层间的距离为3.40A,是以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,即层与层之间属于分子晶体,同一网层中碳原子的间距为1.42A,由于同一平面层上的碳原子间结合很强,极难破坏,所以石墨的熔点也很高,化学性质也稳定。鉴于它的特殊的成键方式,不能单一的认为是单晶体或者是多晶体,现在普遍认为石墨是一种混合晶体。
石墨属六方晶系,具完整的层状解理。解理面以分子键为主,对分子吸引力较弱,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。
特殊性质
石墨由于其特殊结构,而具有如下特殊性质:
(1)耐高温性
石墨的焰点为3850±50℃,即使经超高温电弧灼烧,重量的损失很小,热膨胀系数也很小。石墨强度随温度提高而加强,在
2000C时,石墨强度提尚一倍。
(2)导电、导热性
石墨的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。导热性超过钢、铁、铅等金属材料。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甚至在极高的温度下,石墨成绝热体。石墨能够导电是因为石墨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碳原子只形成3个共价键,每个碳原子仍然保留1个自由电子来传输电荷。
(3)润滑性
石墨的润滑性能取决于石墨鳞片的大小,鳞片越大,摩擦系数越小,润滑性能越好。
石墨
(4)化学稳定性石墨在常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,能耐酸、耐碱和耐有机溶剂的腐蚀。(5)可塑性石墨的韧性好,可碾成很薄的薄片。
(6)抗热震性
石墨在常温下使用时能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而不致破坏,温度突变时,石墨的体积变化不大,不会产生裂纹。